《心经》:破此三执,心即自在

发布日期:2025-04-12 21:07    点击次数:138

后台发送“高分书单”,送您一份高价值书单~

图片

「本文共 1937 字,预计阅读 5 分钟」

图片

你好,我是陈子页。王阳明说:“破山中贼易,破心中贼难。”

烦恼即菩提,始于执念,终于执念。

修心需要破三执:我执、法执、空执。 

不识执着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执中。

我执如藤蔓缠绕心间,法执似迷雾遮蔽真相,空执同无形枷锁。

如果能看到执着,知道执着,放下执着,心即自在。

当心成为没有边界的湖,映照万物而不留痕迹。

《心经》短短260字,字字是修心法门。

研读《心经》是用心与自己对话,不染尘埃,无有挂碍。

图片

01破我执

我执,即“我”相关的执念。

我的钱,我的房子,我的车子,我的事业,我的地位,我的面子,一个大大的自我。

破除我执,需事事保持觉知,不坠入无明,就不会坠入我执。

《心经》有言:“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”我执源于五蕴(色、想、行、识、受)的执着,五蕴和合之身是寄生的“我”。观照五蕴本质为空,破除“自我”的虚妄认知。我执是“自我”的强烈认同与执著,存在一个独立恒常的“我”。我执使人以自我为中心,产生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。

贪:因我的欲望而过度追求,贪物质名利。

嗔:因我的利益受损而愤怒,怨利益损失。

痴:因我的局限而愚昧,痴迷虚幻为实。

慢:因我的优越感而傲慢,慢怠轻视他人。

疑:因我的不安全感多疑,疑心无理横生。

众生皆苦,苦的是自己的执念。

每个阶段都有求而不得,为自我或为他人,主动求苦。

众生有自我,自我有执着,只要心有执着就会苦恼。

破除我执并非否定物质存在,是超越"必须有"的执念,来时不狂喜,去时不惋惜。

当能够放下我执,内心不再被困扰时,从而度越一切苦厄,内心烦恼随之减少。

心中放下我执的那一刻,便能坐拥星辰大海。

02破法执法执,是超越规则和方法。破法执之困,是主动跳出思维框架,看到更多可能。世间万物如镜中花,看似有生有灭,实则是因缘聚散幻影。《心经》说:“诸法空相,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。”外在的世界,本无所谓好坏,真正让它变得复杂的,是我们内心的念头。

所有执着的爱恨、得失、成败,都如流动的光影。

爱是发自肺腑的爱与慈悲,允许每个人如其所是。

女性要破“情”关,情关未过,为情所困,为情所累。

男性要破“欲”关,用神性战胜动物性,用高我驾驭本能欲望。

人生而有情和欲,破执不是引向禁欲,而是超越。

万物因缘而生,万物因缘而灭。

月亮无论盈亏,本质始终圆满。心不增不减,便不会因得失而动摇。

真正的自在,无论发生什么事,都可以接受它,穿越它。

凡事发生,皆是祝福,凡未发生,皆是保护。

03

破空执

空执,是洞悉虚无,不因「虚无」而画地为牢。

“空”是超越物质和表象,看到事物的本质,而非什么都没有。

世界从无任何限制,我们生来圆满自由。

只要愿意放下空执,便可瞬间超越空。

《心经》道:“心无挂碍,无挂碍故,无有恐怖,远离颠倒梦想,究竟涅槃。”

有时因恐惧而陷入烦恼,一切痛苦源于“心”。

有时为金钱焦虑,为关系内耗,为未来恐慌。

烦恼的原因,是将自我价值与外在标签捆绑,困住自己的是妄念。

任凭思绪如云飘过,不攀附不评判,烦恼便消散于无畏的光明之中。 

不追悔过去,不妄想未来,专注此刻,便驻修心道场。

看问题不止从三维看,甚至从五维、六维看到全貌。

你即是我,我即是你,你非我,我非你,非空非有,即空即有。

无谓是非对错,真假和面子。心无所不在,无所不是。一旦能够真正超越,就没必要在意和跟随。因为这个世界上本无标准,并且一切都不存在。

从“我空”到“法空”,最终“空”亦空。

所有的觉醒,都是殊途同归,都是指向不再执着外求,不再执着评判,不执着期待。

一个人走向通透的五个境界:观无常、破执念、明边界、行至简。外界如实观照,自由流淌,回归本心,本自清净。

真正的身心自由,喧嚣中照见自在,无常里安住本心。 

在起心动念间安住本真,照见自我,观照内心。

破我执,破法执,破空执。不破不立,大破大立,大开大合中,不断丰富圆满自己。

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莫使有尘埃。

愿心无挂碍,顺心自在,喜乐安宁。

❤️ 自我介绍:我是陈子页,自由职业3年,努力奔赴只工作不上班的自由人生。日常专注读书写作、个人成长、自媒体经验分享。健身看书码文,律己助人尽欢,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。欢迎链接我的微信:290872451,获取我整理的高价值书单、计划复盘模板,一起见证彼此的成长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